-
奥斯卡不再青睐英雄大片,美国故事讲不下去了?
以奥斯卡为代表的美国国家意识形态话语,正在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,即从“高举高打”式的《黑鹰坠落》《拯救大兵瑞恩》等我们曾耳熟能详的风格、套路,调整到眼下一部部反思式、悲情式的,带着浓厚艺术电影气息的影片矩阵。[全文]
-
小鲜肉们背了太多不该他们背的锅
在世纪之交这30年左右的媒介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,喷薄而出的新的文化经验,被我们有意、无意忽略了,所以当下我们在讨论“小鲜肉”问题时往往就顾此失彼、断章取义。单纯地指责是没意义的,那样我们就只会错过更多新生的、未知的文化经验。 [全文]
-
网红、直播是如何产生的?这份数据告诉你答案
一提到移动互联网,大通彩票线路:以及90后、00后,大家都觉得很潮、很有生命力,代表社会发展趋势。但是根据8月份工信部刚刚公布的数据,中国现在有7.5亿网民,90%的网民没有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,90%的网民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,60%的网民没有正式工作……[全文]
-
包飞机包影院包时代广场巨幕,粉丝追爱豆不是因为人傻钱多
现在由“小鲜肉”们参演的《建军大业》,和过去的要求相比,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粉丝的爱豆经过粉丝们的长期共同努力,也开始参与到了这个国家的主流话语建构,也开始进入到了这个国家的主流社会,这既是爱豆的成功,也是粉丝的集体成功。[全文]
-
国民IP剧怎么翻来覆去总是西游记?
近日随着电影《悟空传》的热映,“西游”题材IP改编再次引发了广泛的街谈巷议。 国民IP养成不仅需要完整的世界观设定、庞大的架构体系、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和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,更需要完善的文化工业体系支撑和长远的规划精耕细作。 [全文]
-
别小瞧“小镇青年”,中国电影的未来在他们手里
以小镇青年为方法,不仅能够深入到当下中国电影的肌理,更有助于我们开启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探索之路。如果我们试图将小镇青年作为一个有效的理论化概念,那么其终极指向,正是中国电影在生产、发行、消费领域所共同依赖的文化供给侧在未来的调整。[全文]
-
看懂“韩流”的三个坐标
席卷全球的韩国文化产业,并不来自“自由市场”的成功,其背后的“举国体制”及其战略部署,更是韩流蔓延的强力后盾。韩国政府提出“文化立国”,与90年代的政治环境不无干系。在成功实现了“自然化”之后,其后的“意识形态”自然被无视。[全文]